摄影-新彩色摄影

新彩色摄影

读 吴晓隆《黄金时代的摄影50讲》的笔记

“三新”中除了”新彩色摄影“,还有“新纪实”和“新地形”,但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
”新彩色“是一种艺术运动,而其他两个“新”只不过是两次摄影展览,不是艺术运动。

(“艺术运动“也叫”艺术流派“,是指一种在艺术上具有共同宗旨和目标,被一群艺术家在一段时间内(从几个月到数十年不等)所遵循的潮流或风格。比如:印象派、点彩派、立体主义、未来主义、超现实主义等)。

新地形和新纪实未能单独成为运动或潮流,而是和新彩色一起作为一个整体,在新彩色的大背景下,成为六十年代以来的摄影潮流和趋势,直到九十年代末。

“新彩色摄影”(大概从1976年威廉·艾格斯顿的摄影个展开始,到九十年代末数码摄影出来之前)

→ 1976年,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,馆长:约翰·萨考夫斯基(John Szarkowski,美国摄影理论家、策展人、评论家,时任MoMA摄影部主任),出了《Guide》(威廉·艾格斯顿导读)。

快照美学:不再强调作品的唯一性和神秘感,而是除掉艺术中的英雄感,去除精心的雕琢和设计印刷,而去强调原真的直接交流的图像(拍的快,出来的快,平俗,日常,没有公共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),寻求表面的偶然性。

以前的摄影主要服务于新闻,承担了教化的作用。

艺术的走向: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,从唯一的答案走向多元的解读

从1976年后,摄影说教的成分越来越少,给人留出越来越多的再阅读的空间,

但是,新彩色摄影 != 快照美学,早期的新彩色摄影有快照风格,但后面大师们(迈耶罗维茨、斯坦菲尔德、肖尔)都开始尝试大画幅相机进行严谨的拍摄,即刻意的拍出不那么刻意的照片

👉总结

新彩色摄影的特点:

摒弃了传统摄影对公共的意识形态的教化倾向,不追求宏大的叙事,转而从自身经验出发,以质疑和反省的态度,借助极具表现力的色彩对日常社会景观进行摄影式的审视,揭示了潜伏在美国平常普通的社会表面下所普遍存在的暗藏的危机,一种寻常之下的不寻常,一种时代造就的焦虑和疏离。

在表现形式上,新彩色摄影让色彩成为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,色彩并非是简单的依附在事物上的属性,而是让色彩成为画面的重要维度,甚至让色彩支配画面的整体走向。

新彩色摄影开启了一个摄影的新的篇章,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拍摄题材或是摄影态度,都对摄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
摄影师们:

image-20220820215827194